首页 > 中纺联 > 领导讲话 > 正文 
 
  王天凯:中国纺织工业的现实与未来
王天凯在2014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中国年会上的讲话
2014-10-29
分享至: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非常荣幸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围绕国际纺联本届年会主题“共同的机遇 共同的责任”,就全球纺织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首先,请允许我向国际纺织界各位新、老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衷心感谢来自经济、贸易、流通、信息等领域的各位专家、企业家对本届国际纺联年会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感谢顾秀莲副委员长、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易小准先生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先生拨冗莅临本次会议,并发表重要演讲。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促使国际贸易格局、产业分工体系、先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形式等发生重要变化,为全球纺织产业谋求新突破、实现新发展提供重要契机。与此同时,努力改善全球气候与环境的重大国际责任,也成为激励全球纺织业加快自我调整的外部动力。加强融合发展,实现互补、互助、互利,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纺织产业有效把握新机遇、担当新责任的重要途径。

  当前,中国纺织行业正处于重要的发展转折时期,作为全球纺织产业体系的一员,在面对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的同时,面临着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政策转型的重大宏观形势变化,行业一些长期积累的内在结构性矛盾由此更加凸显。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努力适应世界和中国经济“新常态”,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根本任务。与全球产业实现协调、融合发展,寻求和落实发展中的共同机遇和责任,并以此推进转型升级,也是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这里,我想借国际纺联年会平台,就中国纺织行业的当前发展特征以及未来与全球纺织产业加强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向,与大家做一些交流,希望能为业界各位同仁深入了解中国纺织行业并寻找相互合作机遇提供有益参考。主要交流三方面内容:

  一、中国纺织行业发展步入深度转型升级的新常态

  近年来,伴随着外部形势变化,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方式在发生转变。行业总量规模有所扩大,但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相比较,增长势头显著减弱。行业正致力于逐步改善产业结构与发展质量,为化解复杂的外部风险提供有效支撑。中国纺织行业当前发展主要呈现出四方面新特征:

  (一)总量增速明显放缓

  近年来,中国纺织行业的总量规模增速总体呈现逐步放缓的走势。2013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达到4850万吨,与2010年相比较增长17.4%,年均增长5.5%,而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即2001~2010年,年均增速达到11.7%。增速下降6.2个百分点。2013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2921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37.8%,年均增长11.3%,较此前十年15.1%的年均增速放缓3.8个百分点。2011~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2%,较此前十年下降6.8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年均增长9%,较此前十年下降3.1个百分点。

  从2011年到2014年前8个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按不变价同比分别增长10.7%、10.8%、8.3%和7.4%,2014年的前8个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要指标已全面进入个位数的增长,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2%,出口增长5.7%。数据变化表明,中国纺织行业已经进入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变化的周期,开始了深度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历史新阶段。

  (二)结构调整逐步深化

  中国纺织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逐步走向深化,其中纺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13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产量达到1130万吨,较2010年增加37.5%,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类终端产品纤维加工比例由2010年51:29:20调整为2013年48:29:23。作为产业链新的增长点,产业用纺织品有效带动了新型纤维材料和专业装备制造等环节发展,促进了产业体系的结构升级。

  原料供给结构加快改善。2013年,化学纤维占中国纤维加工总量比重达到80%,较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国产化纤差别化率超过50%,在延续多年存在国内外较高棉花差价的情况下,有效保障了纺织原料的稳定供给。纺织再生纤维2013年产量超过600万吨,占纤维加工总量比重由2010年9.6%提高到12.4%,纺织循环经济在加强原料保障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

  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稳步推进。2013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比重为21%,较2010年提高4.2个百分点,国内区域结构调整继续推进。2011、2012年,中国纺织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分别增加56.4%和107%,企业利用国际资源优化全球布局的能力有所提升。

  (三)运行质效稳中趋好

  中国纺织行业运行质量稳中趋好。与2010年相比较,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总资产周转率提高6.7%,产成品周转率提高3.6%,管理、销售、财务三项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下降0.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5.8%,下降0.2个百分点。反映出企业的综合管理与风险控制能力逐步提升。

  盈利水平较为稳定。2011~2013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6.1%;平均销售利润率2013年达到5.5%,较2010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约占规模以上企业户数三分之一的1.2万户优势企业平均利润率达10.2%,利润总额占全行业比重达81.7%。

  国际市场份额基本保持平稳。在成本提升及人民币升值的冲击下,中国纺织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压力明显加大。但随着出口产品附加价值提升,以及企业对外投资及贸易活动打开新兴市场通道,行业的国际市场份额总体保持稳定, 2013年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总额的比重为37.1%。

  (四)转型升级依然紧迫

  中国纺织行业在结构调整与运行质效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当前所面临的各种外部压力仍然突出,其中成本上升以及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所带来的挑战尤为严峻。

  近年来,中国纺织行业生产要素成本持续提升,人均工资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增长,工资水平远高于发展中邻国,棉花价格近三年持续高于国际市场30%以上,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成本优势基本不复存在。

  中国政府在面对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作为负责任大国应尽的义务和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低碳、环保方面的监管标准及任务要求更趋严格。依托附加值提升,纺织行业在2012年实现了单位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10年分别下降25%,2011年单位增加值用水量较2010年下降30%,但能源、资源消耗的绝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行业主要污染物减排的进展相对缓慢,与政府对排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完成到2015年比2010年总量减排10%的约束性任务压力很大。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更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全球产业分工,是中国纺织行业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各国间加强融合共进是全球纺织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总体缓慢、曲折,发展形势错综复杂,但各国经济关联度大为增强,经济全球化仍是重要发展趋势。世界在经济发展格局、工业技术革新、气候生态环境、产业分工体系等方面呈现新的发展特征,为纺织产业加强创新发展方式、提升发展高度、有效突破世界经济低增长制约提供更多机遇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责任要求。各国产业间结合各自资源优势,加深相互融合,实现高效分工协作,把握共同机遇,担当共同责任,成为全球纺织产业在新时期的必然发展趋势。作为世界产业体系的一员,深度参与全球化进程,与各国纺织产业协同共进、互利共赢,也是中国纺织工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当前,全球纺织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纺织行业融入全球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四方面特点:

  (一)国际市场新格局为全球纺织产业开拓市场创造机遇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的多元化格局更为突出,经济重心总体向新兴经济体逐步转移,发达经济体自去年以来也呈现较好的复苏势头。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同步呈现多元发展特征,发达市场的长期稳定性和新兴市场的快速成长性,为各国开拓多元市场、优化贸易结构提供有利条件。全球纤维消费需求将随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及纤维应用领域拓展继续增加,到2020年将突破1亿吨,其中新兴市场将成为全球1000多万吨纤维消费增量的主要来源。新型城镇化及人均十年收入倍增的远景计划,将支撑中国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消费市场,到2020年中国内需市场新增纤维消费将占到全球纤维增量的一半左右。

  新的国际市场格局,将促使全球纺织产业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在产业链配套、物流系统、零售渠道、市场信息等方面加深融合互动,积极打通全球市场,特别是通过新兴市场扩大贸易往来。深化新型纤维材料及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合作,使之更广泛替代传统材料,不断扩大纤维的应用领域和需求,也是全球纺织产业的共同责任。就自由贸易和市场开放建立更广泛共识,不断优化贸易环境,扩大贸易交往,成为全球纺织产业的共同要求和责任。

  中国纺织行业将着力进一步提升产品制造与市场运营能力,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为各国纺织产业体系及终端市场输送更为优质的产品。同时,积极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新兴市场,开展专业会展、贸易洽谈、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合作,以产业链互补结构为基础,促进相互开拓市场。我们期待与各国业界同仁深化供应链与品牌合作,共同开拓中国内需市场,共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

  (二)技术变革新趋势为纺织产业深化国际合作增加动力

  近年来,世界工业发展变革的新趋势日渐明显,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制造设备、生产管理系统的智能化以及商业链条的重构,促进纺织产业在制造模式、生产组织形式、营销模式等方面发生重要改变。全球生产要素、加工制造、配套服务等产业资源通过信息技术实现高度共享,为全球纺织产业链与供应链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运行效率创造重要机遇。电子商务平台及大数据技术发展,为纺织产业更好开拓全球市场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在这一新趋势下,各国纺织产业亟待加强信息平台体系建设与合作,实现全球产业资源及市场信息的有效汇集和共享,使工业技术革新真正发挥提升纺织产业的效果。

  全球纺织产业技术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伴随着化工、机械、电子、现代材料、生命科学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新型纤维材料、高技术纺织品、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不断涌现,大大丰富了全球纺织产业的发展资源。由于产业分工不同,为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价值,各国间深入开展技术开发、成果转移等国际产业合作,一方面促进技术原创国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也借助技术外溢效应带动全球产业提升。

  中国纺织行业一直将科技进步作为转型升级的首要着力点。在新形势下,将以前瞻性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及创新人才培养为重点,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方面取得更多积极进展。同时,行业真诚期待在技术成果转移、产品协同开发、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提升全球产业发展水平做出努力。

  (三)全球气候环境责任对纺织产业加强共同行动提出要求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保护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加强低碳、绿色、循环发展成为全球纺织产业的共同责任。不断提升染整、化纤浆粕、浆料、助剂等关键技术环节,加快专用装备及通用设施创新,实现全流程低碳、清洁加工制造;提升发展理念,从设计、生产、消费到废旧处理,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绿色发展,是全球纺织产业的共同任务。

  共同的责任增强全球纺织产业在低碳、绿色、循环领域的协作发展动力。除技术、装备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以外,围绕低碳、清洁的各种企业管理、技术诊断、技术应用咨询等生产性服务,将形成新的市场需求,促进各国纺织产业加强合作。废旧纤维制品回收利用则需要全球加强渠道与研发合作,促进废旧资源作为纺织原料顺畅流通和再利用。同时,全球产业将在低碳、技术标准及检测、认证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避免形成市场壁垒,积极维护自由贸易环境。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二氧化碳减排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对全世界做出了郑重承诺。实现清洁安全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是中国纺织行业的必然责任。行业将着力加强低碳、环保技术、装备的开发与应用,扩大先进技术与专业管理人才的引进,积极引导企业园区化布局、集中进行设施配备和监管,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废旧纤维制品社会回收和分检系统,开展旧衣回收公益活动,构建生态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

  (四)国际分工布局新体系促进全球纺织产业加强协同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纺织产业的分工布局体系发生重要调整。发达国家重振实体经济,对制造产业链高端和高附加值环节加强再造。新兴经济体加速崛起,东南亚、南亚等国家依托要素成本及资源优势,加速承接纺织制造领域产业转移,在国际分工布局体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区域性自由贸易关系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给予区域自贸伙伴的市场准入优惠,对纺织产业的投资流向产生重要影响,促进国际分工布局呈现调整新趋向。

  在国际分工布局体系调整过程中,产业结构相近的国家地区之间、产业链局部环节之间的国际竞争将更趋激烈。在全球化更趋深入的背景下,整合资源、合作分工、协同发展仍是主流趋势。各国纺织产业相互加强投资需求以及投资政策、环境方面的信息互通,促进资本有序流动,结合各自资源条件建立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高效协作的国际布局体系,是全球产业长久保持发展活力的关键。

  中国纺织行业尽管面临国际分工调整所带来的较大竞争压力,但仍将始终坚持深度融入国际产业调整进程。行业将大力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海外投资建设纺织原料基地、加工基地以及研发中心、营销渠道等,努力构建与国内相互补充的产业布局,有效弥补国内产业体系的薄弱环节,同时通过扩大跨国资源配置,促进全球产业分工布局优化,在推动全球纺织产业协同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行业始终秉持高度开放态度,愿到有条件国家开展投资活动,也欢迎各国纺织产业资本充分利用中国优化投资政策环境的有利机遇,深度参与到中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来。

  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将努力在国际纺联中更好发挥作用

  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是纺织产业历史悠久的重要全球性组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自2008年正式加入以来,借助国际纺联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良好的沟通平台作用,与诸多国家和地区的纺织产业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将进一步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纺织产业资源,为国际纺联各位成员创造更多沟通交流与务实合作机会,更好推进全球产业体系协同发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将努力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搭建更多交流平台

  组织中国纺织企业、纺织行业组织更多参与国际纺联主办的年会和各种国际活动,积极邀请国际纺联成员及成员国企业参加中纺联主办的各种专业展会、国际交流会议等,努力提升国际纺联的影响力,为成员及企业间建立合作关系搭建更多有效平台。

  (二)加强信息汇集和沟通

  定期向国际纺联通报中国纺织行业发展有关重大信息,组织成员进行产业发展方面的信息交换,加强对各国纺织产业统计资料、发展规划、重大问题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信息收集和资源共享,进一步强化国际纺联的信息汇集和沟通功能,促进成员之间加深了解,增强互信。

  (三)创造更好合作机会

  充分利用中国纺织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机,邀请国外业界专家、企业参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问题研究,如国际产业技术进步趋势、中国内需市场开拓等,积极参与技术标准化工作,寻求更多具体项目合作。面向中国纺织企业,组织国际先进技术装备的推介活动,帮助供应商拓展中国市场。组织纺织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互访考察,创造投资合作机会。

  (四)认真做好服务工作

  扩展中纺联的公共服务功能,为国际纺联成员及成员国企业提供市场信息、项目咨询、宣传推介以及沟通中国有关政府部门等服务,帮助大家在中国获取更好的发展机会。加强与国际纺联及各成员沟通,及时反映成员对国际纺联工作的需求,促进国际纺联和谐发展。

  各位来宾,朋友们,在发展中互融、互助,共享、共进,全球纺织产业将会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纺织行业一直把全球纺织产业的健康发展作为自身成长的重要土壤,我们将不断努力融入全球产业的调整、发展进程,也真诚地欢迎大家参与到中国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中来,愿与各国和地区业界的朋友坦诚交流,互利合作,携手共赢。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中国纺织行业和纺织工业联合会的关心与支持,祝各位身体健康,生活愉快,事业成功!

 

(纺织服装周刊)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2.jpg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
360.jpg
【专题】发展新质生产
sy.jpg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
sy.pn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