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纺联 > 中纺联动态 > 正文 
 
  孙瑞哲:全面阐述“把握战略机遇期,推进高质量发展”
2019-01-21
分享至:

  1月15-16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18年度工作总结大会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会上的发言引起广泛关注,讲话原文如下:

 

  

把握战略机遇期,推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孙瑞哲

2019年1月16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首先我代表中纺联领导班子感谢大家这一年的辛勤工作!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谨以尼采这句名言献给在纺织强国路上拼搏的同事们。

  刚刚过去的2018年不乏纠结与矛盾,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遇到了中美贸易摩擦这样的国际环境的大变数,在事态的反复与演进中,我们艰难地做着选择与平衡;2018年不乏起伏与意外,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债券市场、P2P、区块链相继暴雷,黑天鹅事件下,科技板块、娱乐板块、医药板块等纷纷受创;2018年不乏告别与幻灭,在与金庸、霍金等大师的告别中,我们似乎也在告别一个时代,而这一年里有很多创业明星、行业巨头跌落神坛。

  全球贸易展望指数(WTOI)最新值为98.6,跌至2016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表明全球需求降温,贸易增速正在放缓。12月制造业 PMI 录得 49.4%,为 2016 年 8月以来首次跌破荣枯线。2018年,我国还首次出现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减少的新情况,实体经济、民营企业面临困难。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寒冬已来,这是很多人的直观感受。面对压力,我们应该坚定信心。事实上,纺织工业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中坚力量。2018年,行业在“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2018年以来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1、内外市场表现良好

  2018年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内需市场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1月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2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此增速自2018年6月以来持续放缓,但仍高于前两年增长水平。网上零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结合近年数据来看,网络零售规模持续扩大,实物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从2015年初的8.3%持续上升至2018年11月的18.2%。其中,1—11月全国网上穿着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2%,增速高于上年同期3.2个百分点,但其增速自2018年年初以来持续放缓。

  纺织行业出口持续回暖。根据中国海关快报数据,2018年1-12月,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2767.31亿美元,同比增长3.52%。国际市场布局更趋优化,1-11月我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传统市场出口纺织原料及纺织品总额同比分别增长8.8%、2.9%和3.5%;对越南、印尼等“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出口增势良好,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6.5%和21.5%。

  2、增加值增速低位增长

  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继续保持低位增长。2018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1.9个百分点,较2018年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化纤及终端行业增长较快。化纤行业2018年以来,增加值增速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从2月份的0.5%持续增长至11月的8.0%,增速高于纺织行业增加值增速5.0个百分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增加值增速稳定在8.2%左右,1-11月其增速为8.4%;服装及家纺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行业水平,但持续放缓,1-11月其增加值增速分别为4.5%及3.8%。国产装备市场竞争力稳步提高,支撑纺机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高于全行业增速7.7个百分点。

  主要大类产品中,除服装产量下降外均保持增长。1-11月,规模以上企业布、非织造布及化学纤维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4%、9.7%及7.6%,增速分别较上年同期提高0.2、9.1及4.5个百分点;纱和印染布产量同比分别增长0.6%和2.3%,增速较上年分别放缓3.5和3.4个百分点;服装产量同比下降3.0%,较上年同比降幅加深2.4个百分点。

  3、运行质效持续改善

  纺织行业效益增长总体平稳。1-11月,全国3.7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117.5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0.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498.9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较上年同期增加0.5个百分点。各子行业中,化纤行业盈利能力稳定,1-11月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2.9%;服装行业利润贡献显著,利润增速为10.1%,其对全行业利润贡献44.5%。虽然服装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产量缩减,但通过其提质增效,品牌运行,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支撑全行业效益改善;印染行业转型升级进展积极,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3.7%和11.9%,在8月扭转利润负增长的态势后继续回升。

  纺织行业运行质量基本平稳。1-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销售利润率为4.9%,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总资产周转率为1.3次/年,较上年同期加快0.1%;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为88.4元,同比下降0.1%;三费比例为7.0%;资产负债率为55.1%,略高于上年同期0.5个百分点,仍位于合理区间。

  4、投资增速持续回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1-11月数据推算,纺织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5.4%,增速低于上年同期0.9个百分点,但延续了自2018年以来投资增速持续回升的良好态势。主要子行业中,纺织业投资同比增长4.9%,增速低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化纤业投资同比增长34.9%,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7.4个百分点,已连续8个月保持在20%以上的高速增长区间;服装业投资规模仍保持缩减态势,投资额同比减少1.9%,较上半年收窄3.8个百分点。

  二、2018年以来中纺联围绕高质量发展开展的工作

  2018年以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面对不稳定不确定的发展环境,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工作有序地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一)明确方向,在科学研判中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加强党建,凝心聚力发展。2018年,联合会党委及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了多项有意义的党日活动和有特色的学习活动,包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十九大精神轮训班等,提高了党员思想意识。认真召开好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活动,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按照国资委党委要求,开展各项换届筹备工作。根据国资委巡视组有关要求,上报了持续巡视整改情况报告,并接受深化巡视整改专项督查。扎实细致的党建工作,是行业发展沿着正确道路、获取更大空间的坚实保障。2018年是按照上级部署,中纺联整体搬迁后进入新办公地点的第一年,也是精神面貌与工作风气转变的重要一年。所有的职能服务部门都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并取得优异成绩,办公室理顺规章制度、人事部工作问题导向、财务部工作攻坚克难、外事办工作内引外联、物业部工作服务至上。

  深化调研,服务政府决策。调研是联合会各项工作的基础,是支持政府决策、服务企业的依据。2018年,各成员单位依托各自工作,针对行业发展中的共性、基础和关键问题,深入重点企业和产业集群开展调研;完成了春季大调研行动,11个调研组在15个省市的43个城镇召开37场座谈会,实地调研企业100多家,掌握了行业发展的整体状况,为开展行业服务工作摸清了根基,辨明了方向;棉纺、化纤、印染协会等将企业调研机制融入到全年工作当中,形成更加紧密、更加及时的常规调研工作机制。完善数据制度工作,优化数据统计服务,完善纺织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监测采集重点数据信息,及时传递行业运行状况、市场舆情及商务信息,持续做好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为政府决策、企业运营、产业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注重研究,支持产业发展。围绕行业的发展规划、对外贸易、生产力分析、产业集群升级等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产业部牵头组织完成了《进一步推进<建设纺织强国纲要>实施的指导意见》与《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期评估》报告;向工信部提交《纺织行业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及《纺织行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专题材料;棉纺协会代表联合会多次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改革棉花配额分配制度、滑准税制度,建立棉花预警机制、棉花轮入轮出机制等建议已逐步纳入政策实施;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展开中美贸易研究并提供对策建议,全力维护纺织行业利益;完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纺织行业的影响及应对建议》、《中美纺织服装业贸易情况及提高关税将对我行业造成的影响》等文件,及时反映行业诉求,支持政府决策。信息中心完成了《全球纺织行业生产力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报告,梳理产业现状,探索升级路径。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做好献礼改革开放40年工作,联合会各部门积极梳理行业40年来的发展成就,总结40年来的发展经验。完成了“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评选、中国纺织服装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道、《中国纺织服装改革开放40年特刊》等活动,纪念改革开放,弘扬纺织成就。

  (二)优化供给,提高行业发展质量

  推动科技创新。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和纺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开展纺织技术创新中心、行业重点实验室认定工作,2018年共认定纺织行业重点实验室23家,纺织技术创新中心14家。开展团体标准工作,在团体标准技术组织体系建设、合作推进模式等方面取得成效。共审定21项,填补了相关领域标准的空白。科技部开展了科技进步奖励工作,评选表彰年度“纺织之光”科学技术奖,纺织行业的“废旧聚酯高效再生及纤维制备产业化集成技术”、“高性能特种编织物编织技术与装备及其产业化”两项成果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组织完成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项目验收,推荐相关项目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重点专项的项目成果展示和汇报交流。化纤协会组织国家相关专项储备、申报工作,将高性能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等列入新材料重点支持方向;产业用协会辅导完成12项科技成果鉴定项目,举办了两场科技成果推广活动。

  促进产品升级。中纺联持续推动产品品质提升,开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纺织行业质量奖评选;总结质量管理先进经验,组织企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及操作实务专项培训,提升中纺联下属检测中心的质量技术服务能力。加强产品开发创新指导,完成工信部委托的2018年度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培育和推广工作。发挥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联盟的作用,全方位发布流行趋势研究成果,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建立服务于企业产品开发的多材质Coloro色彩样品库。在保护与传承中,落实行业非遗工作,树立文化自信,推进行业应用,不断深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驻广东潮洲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举办锦绣中华中国非遗服饰秀系列活动,举办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组织2018潮州国际刺绣艺术双年展,创新宣传推广模式,不断扩大行业影响。深化品牌企业与区域品牌培育工作,发布《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纺织行业》标准,召开2018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大会等活动。将工信部指导的“重点培育品牌企业”范围从终端消费品牌扩大到制造品牌,开展服装、家纺区域品牌试点工作,组织和推荐优秀品牌企业参与各类奖项的评选,大力推动了品牌建设;组织了多场纺织服装品牌专业人才培训活动,完善优化品牌数据库。

  发展先进产能。一是引导企业发展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联合会成立了“中纺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组”;筛选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技术,推出了43种绿色设计产品、42家绿色工厂和1个绿色供应链企业;完成了第十二批“中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推荐目录”的示范与推广;举办了绿色环保上浆、印染废水零排放少排放技术成果推广活动。二是推动智能制造,优化产能结构。启动了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推广技术成果、智能产品及优秀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录征集工作;开展纺织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在纺纱、化纤长丝、印染、针织等重点领域甄选骨干企业,面向全行业予以示范推广。三是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优化产能布局。以产业技术联盟等形式将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连结在一起,消除盲目竞争,推动融合发展;完成了《纺织行业产业布局和转移情况研究报告》、《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版)》等工作;以产业集群、产业转移工作为抓手,深度对接特色产业与特色业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优化产能布局。

  (三)拓展内需,提升行业有效需求和投资

  扩大市场需求。一是做优做强展会。联合会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等,不断创新展会与大会形式,激发消费需求,为扩大国内外市场做出积极贡献。二是推进行业电子商务发展。搭建电子商务拓展服务平台,成立中国纺织服装电子商务联盟;发布了《2017年纺织服装电子商务运行浅析》报告,提升纺织服装电子商务在高质量发展、供应链互联网创新、新零售以及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等新环境下的发展。三是优化专业市场建设。以提升公共服务促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通过“流通大奖”评选促进专业市场管理水平提升;各行业协会根据自身业务,通过商贸对接促成交易完成。举办了“丝路米兰——中国流行面料创新展示暨中意时尚对接会”、中国毛纺织产品交易会、纺织原料纱线面料大会、2018中国柯桥坯布纺织新材料展等活动等。

  扩大投资需求。一方面,以产业转移带动产业投资。中纺联积极引导行业助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方面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另一方面促成投资。同时,联合会通过加强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研究,从行业高度进行系统规划,举办了第一届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区域合作发展大会,成立了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发展联盟,满足东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机构在产业对接、市场建设、转型升级服务等方面的对接需求。另一方面,以新旧动能转换带动产业投资。企业在技术研发、装备升级、管理升级等方面有巨大的投资需求。行业协会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引导产能升级。纺机协会与棉纺协会共同举办了“2018棉纺设备技术升级研讨会”;家纺协会与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合作,推动自动化生产线及特色模块化缝制设备应用。

  (四)促进开放,深度链接国际资源

  增进国际交流,务实产业合作。新形势下,中纺联立足行业发展需要,引流国际优势资源。成功举办了2018首届世界布商大会、首届世界纤维新材料大会、2018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等国际会议,增进了各利益相关方在市场、政策、文化等领域的了解,强化了行业互信。不断优化行业外交全球布局,深化双多边交流。奔赴东南亚、非洲、中东、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展调研,充分利用国际纺联等国际平台积极发声。2018年,举办13个境内展,展出规模1067717平方米,展商14902家;举办11个境外展,展出净面积21018平方米,展商1909家;组织1485家企业参加8个境外展,展出净面积21689平方米。外事办组织成行团组138个,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经贸合作。随着新兴经济体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日渐突出,联合会开始更多关注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等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采购需求,积极邀请国外服装服饰企业到国内参观,组织一对一的贸易洽谈、产业合作。

  提升服务能力,助力企业“走出去”。中美贸易摩擦期间,联合会成立了中美贸易摩擦工作小组,全力维护纺织行业利益。2018年,还组织力量应对印度对我国粘胶长丝日落复审,成功取消长达13年的征税措施;应对韩国对我国腈纶日落复审,获得肯定仲裁并将韩国进口反倾销税提高一倍。中国纺织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中国—东盟纺织生产力促进联盟等积极作为,有针对性、前瞻性地开展投资合作调研、精准对接活动;服务产业交流,促进产业合作。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和重点国家、纺织工业园区的投资考察和深度对接项目,有效推进相关国家地区产业间的优势互补。完成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海外投资与企业社会责任:亚洲四国国别调研报告》、“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海外可持续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工作,保障企业在“走出去”进程中的健康发展。

  (五)强化责任,完善行业发展生态

  深化社会责任内涵,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纺联以积极的态度落实行业人本责任、环境责任、市场责任建设,促进责任共识的形成,推动行业多维责任共治。提升供应链协作,通过绿色制造供应链环境足迹中的化学品、碳与水管理创新平台等工具开发,举办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会、亚洲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合作盛泽峰会、中国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等系列活动,促进供应链上利益相关方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各方的利益和诉求都得到良好的实现。在行业启动了“诚信文化建设”工作;承担了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倡导建立服装品牌企业诚信供应链”的委托工作,制定了《服装企业诚信管理体系通用要求》、《服装企业诚信评价规范》两项团体标准,促进供应链诚信体系建设。

  防范化解失业风险,维护就业局势稳定。2018年,中纺联围绕保障就业能力与提升就业质量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稳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开展“全国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和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培训班等活动,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完成了201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申报,开展了“中国纺织大工匠”选举、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和“中国纺织大工匠”事迹报告等工作。强化行业继续教育、科技人才培训等工作,培养行业后备力量。首届世界纺织服装教育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围绕纺织服装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教育国际化等问题开展了积极研讨,加强了国际纺织服装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我国服装教育国际影响力。

  (六)融合发展,释放行业创新活力

  深化行业两化融合工作。积极推进纺织工业互联网建设。编写并印发了《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行业内有一定应用基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进行重点培育;组建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联盟,开展纺织服装产业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搭建行业交流平台,组织召开了“中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大会”;发布了《纺织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召开了中国纺织工业智能制造大会;信息化部积极开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完成《纺纱智能车间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等;服装协会以中国服装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抓手,建设了“服装智能制造实践培训基地”;棉纺协会进行纺织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征集,树立纺织智能制造模范企业典型。

  深化行业产融合作工作。搭建行业服务平台,协调政策资源,对接纺织企业与金融机构;发布了《纺织行业产融合作三年行动计划》及“2018-2019年度纺织行业重点培育拟上市公司名单”,并向工信部、证监会推荐了2018-2019年度纺织行业重点培育拟上市企业;建立了《培育拟上市企业信息库》、《并购重组企业信息库》等相关数据库;举办了2018年中国纺织行业投融资论坛和中国纺织行业产融合作会议暨投融资培训会,开展投融资专业培训,推动纺织企业更好应用及融入资本市场;组织骨干企业探索建立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基金。

  深化行业军民融合工作。制定了《中国纺织行业军民融合发展指导意见》,组织召开了2018中国纺织军民融合发展论坛、“军民融合先进纤维材料研发与应用发展战略论坛”等活动;参与由后勤保障部军需装备研究所牵头的“军民两用化学纤维体系”专项,征集行业意见探讨化纤军民融合标准化体系的顶层设计方案;发布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纤维新材料与产品推荐目录(2018年度)》,完成了《军民两用化纤标准体系建设》、《军民标准通用化工程建设方案》子项目等报告,积极推进循环再利用聚酯企业与军队后勤保障部门的战略合作,深化军民融合在重点领域、重点产品的开发应用。

  三、准确把握中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新内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对当前形势做出了重要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已具有新的内涵。善谋者因时而动,能弈者顺势而为。要做好今后一段时期的行业工作,认清大势、坚定信心,至关重要。

  (一)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

  一是深度融合,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由于资金、技术、商品及人员的广泛流动而相互开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进程。尽管当前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但经济全球化依然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时代特征,而且程度在不断加深。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经济对贸易增长的依存度已从1960年的17.5%上升到2017年的51.9%。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变得更为“平坦”。全球跨境宽带在2015-2018年以31%的年增长率增长。在技术创新与贸易合作的推动下,要素资源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界限,以更高速度、更大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与创新链深度交织。整个经济的关联性与波动性在增大,各种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是深度复杂,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

  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同要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不同国家间的资源禀赋优势正在发生明显变化。随着生产能力和消费市场重心向新兴国家转移,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构。产业竞争与战略遏制,大国博弈与多方角力,使得国际环境变得异常复杂。全球性议题和挑战在不断增多,利害关系相互交织,国际竞争正变得日渐激烈。作为对调整的反应,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升温,增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摩擦规模和范围扩大,关税的广泛上升,使得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衔接性正受到破坏。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增加将损坏创新合作,减缓新技术的扩散应用,进而导致全球生产率和投资率的下降。更直接的是,贸易冲突通过影响市场预期冲击全球金融市场,股市、债市、货币市场、大宗商品市场都会受到波及。

  三是深度创新,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生态快速刷新

  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已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2016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占世界GDP的15%,高技术制造业占世界GDP的2%,中高技术产业占世界GDP的4%。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与之相伴,全球围绕创新生态建设的竞争更加激烈。“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正成为国际竞争优势争夺的新规则。依托更好的产生环境和扩散应用环境,知识与技术以平台化、集聚化、融合化的方式大量涌现,技术的除旧布新加快了产业生态的演进,技术、产品、模式的迭代周期在缩短,新入口、新界面、新市场层出不穷。互联网与资本的赋能,使得“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形成变得更为快捷;星火燎原、蚁穴溃堤,机遇与挑战,同时源于更多细微之处和边缘地带。发展的这种不对称性特征日渐明显。

  (二)中国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发展中质和量相互转化。

  我国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开始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内在结构、运行逻辑和价值模式都在发生变化。受内外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但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

  一是高质量的制造体系正在形成。

  作为科技创新与价值实现的中枢,制造业正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9年要重点抓好七项工作,其中第一项就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传统产业到新经济领域,规模依然是价值实现的主要逻辑。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出口国和第五大商业服务出口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门类体系,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庞大的制造体系一方面是支撑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是研发设计、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产业基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进入发展快车道。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27.2万亿元,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5%。依托体系优势,一个环节的创新可以在另一个环节得到应用转化。

  二是高潜力的内需市场正在形成。

  消费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我国正在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费市场。从内容看,国内消费需求正在发生趋势性变化,开始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转变。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民消费仍处于生存消费、生活消费、品质消费以及体验消费并存叠加的状态。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城镇化建设等政策影响下,三四线城市消费加快升级,农村消费增长强劲。拼多多等新入口、新模式、新渠道的涌现也进一步释放了消费潜力。市场的这些变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蕴含巨大市场空间。由于规模大、体系全、发展程度差别大,制造业升级对于不同层次、不同品类的技术与产品都有巨大的需求。内需潜力可以转化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是高水平的创新生态正在形成。

  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正在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战略支撑。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明显增长,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达17 606.1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13%,连续 4 年超过2%,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创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技创新进入活跃期。截至 2018年11月初,在全世界287家独角兽企业当中,中国以83家企业位列世界第二。中美贸易摩擦发生后,加强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成为政策的核心关切。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密集出台,更形成了良好的宏观环境。科创板的设立将引导更多的长期资金进入技术创新领域。过去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2017年已超过1000万人,大约为日本的10倍,接近美国的 3 倍。优质的人力资源对创新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

  四是高效率的市场体系正在形成。

  更有效的市场、更有为的政府相得益彰,法治化、开放化、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正在形成。《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在“营商便利度”上的全球排名由78名跃升至46名,提升了32位。充分有效的市场竞争激发了市场活力,民营经济成为重要力量。政策的竞争中立原则进一步体现,有利于实现公平竞争的“竞争政策”连续出台。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传统行业与新经济领域开始更加公平的竞争。比如新通过的《电子商务法》确认国家平等对待线上线下商务活动,市场规范将在无差别、无歧视原则下进行,线上线下税负一致。中国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持续降低关税,放宽市场准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2018年以来我国已4次降低进口商品关税,大关税总水平由2017年的9.8%降至7.5%。

  四、2019年中纺联计划开展的工作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变局之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行业应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从实际出发,辩证看待形势变化。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行业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精神。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科技、时尚、绿色”的行业新标签,积极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服务政府决策,营造产业健康发展环境

  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强化行业统计与行业调研。以行业春季大调研等形式,深入重点企业、科研院所、产业集群、专业市场进行调研。针对纺织行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较为集中的现状,有组织、有针对、有重点地摸排行业发展情况和企业经营状况,使相关成果形成问题、形成方案。继续加强与商务部、工信部、发改委等政府部门的沟通合作。及时反映行业诉求,维护产业利益,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引导政策向减税降费、改进融资服务、支持行业技术改造、帮助科技中小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快速进入市场等方面倾斜。

  立足国家战略和行业实际,深入开展政策性、前瞻性研究。开展“十四五”行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纺织行业加工贸易单耗管理体系框架研究、《中国纺织行业军民融合发展指导意见》制定、《纺织设备管理评价导则》编写等工作,探索新时代下纺织行业发展路径。继续做好形势研判工作。密切关注中美贸易摩擦、英国脱欧等国际环境的新发展、新动态,积极配合政府部门进行贸易摩擦应对相关工作和提供贸易政策相关建议。帮助行业企业积极应对贸易风险,促进纺织行业国际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深化宣传工作,强化导向意识,积极塑造中国纺织工业新形象。做好宣传和舆论引导,改变政府、社会对纺织行业的一些不准确的认知。以研究成果为依托,注重传播,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发出行业声音。借助展会、时装周、会议等平台工作,向社会和公众宣传行业发展近况和发展理念,使“科技、时尚、绿色”的行业新标签更加深入人心。

  (二)支持国家战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巩固现有成果,打好重点战役。充分发挥行业在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中的作用,以发展的确定性来对冲环境的不确定性。继续组织中国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善水行动在纺织、旧衣零抛弃等活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和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供应链。编制纺织行业绿色技术目录,发展绿色技术,扩大“绿色纤维”认证的市场推广和产业链对接宣传。以产业转移和就业促进为抓手,开展新疆自治区等偏远地区的管理人才和创新人才培训等活动,助力精准扶贫。

  支持构建全面开放的发展新格局。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进程中,行业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强化与相关国家对话,推进跨境电商工作,促进行业出口、投资市场多元化发展;积极参加国际展会,搭建高效合作交流平台,引流国际资源;深入开展行业外交,在国际纺联、亚洲纺织会议等国际场合表明中国立场、发出行业声音,拓展行业朋友圈;更好举办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全球纺织供应链大会等活动,形成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高水平产业合作网络。

  支持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继续构建与军方的沟通渠道,务实推进火箭军总后勤部与联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促进军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组织开展2019年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纤维新材料与产品推荐目录编制、军用(纺织)标准研究及制修订等工作,搭建政府、企业和军方的沟通平台。

  推进社会责任建设,支持保障改善民生,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基地作用,通过院校和企业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高效整合,切实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办好各类技能大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三)提升产业服务能力,着力化解供给侧结构性矛盾

  促进行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深化产融合作,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通过组织工信部、证监会、券商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及金融机构到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展调研、开展Pre-IPO项目、建立重点企业数据库等方式,促进产融对接,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实现金融和实体的良性循环。积极开展两化融合,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组织实施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重点实验室、行业大数据中心建设等工作,培育、建设一批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制造业服务化模式。

  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断增强微观主体活力。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不断丰富强化行业技术创新联盟、协同创新联合体等组织与服务;组织开展中国服装关联产业创新项目推介等活动,进行共性基础性技术的推广与交流,将做大做强与做专做精结合起来,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微融通。

  加快产业布局优化调整,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强化行业自律,引导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竞争规则和市场环境。推动行业消费渠道和市场建设。推进行业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上游原料类、期货贸易类流通企业、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服务机构的对接与合作;开展论坛活动、交易会等多种形式的市场拓展与对接活动,引导企业与上下游产业开展投资合作洽谈。稳步推进行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引导行业合理投资,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努力满足最终消费需求,让老百姓穿得称心、用得舒心。

  强化集群服务能力,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纺织产业集群。把握产业集群各阶段的发展特征、依据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要求,有针对性地将专业会议、特色活动与集群进行匹配。充分发挥集群的规模效应,促进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再创产业集群的快速集聚,形成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新的竞争优势。加快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链整体水平提升。

  (四)推动科技与品牌建设,推进纺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行业科技创新。建设完善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融通发展。持续跟踪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发展动态,以创新联盟工作、重点专项研究、技术推广、科技成果奖励等形式,推进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工作,促进民营企业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行业企业构建灵活多样的创新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继续完善标准体系,不断提升标准质量,满足企业生产和国内消费升级需求。抓好重大标准立项工作和协会团体标准建设,着重推动行业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标准制定。

  加强行业品牌建设。以大师、大牌、大事为抓手,加快培育制造品牌、消费品牌和区域品牌。继续做好自主品牌建设、区域品牌试点、纺织行业工业设计中心评定等工作;依托展会等平台,研究发布全产业链的流行趋势,为品牌发展提供前瞻引导;完善品牌服务体系,做优做强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等活动;继续推进与国际时尚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全球时尚话语权;深化人本责任、环境责任、市场责任建设,不断提升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行业工业文化和传统文化研究,提升行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开展“锦绣中华非遗服饰秀”展演、第三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等活动。加大纺织工业文化传播推广力度,开展服装印花“大工匠”、全国纺织技术能手、年度创新人物、桑麻学者等推介工作。

  (五) 完善机构建设,打造结构合理、高效协同的行业组织

  充分发挥党建掌舵领航作用,指引协会各项工作有序发展。继续加强思想建设,增强党员政治自觉,提高政治站位。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积极营造中纺联良好政治生态,把党建工作成果真正融入到中纺联的各项工作中。强化党建制度建设,规范党建工作。深度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健全完善党小组工作机制,充分用好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平台载体,强化党员的学习、教育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廉洁教育、纪律教育,坚持以上率下,带领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开拓协会发展新局面。按照上级党委批复,稳妥推进联合会党委换届等工作。

  加强机构建设,强化内部管理。依据新时期党对行业协会的要求,按照上级指示与行业变化,稳步推进协会工作。进一步理顺联合会内部及各成员单位间的业务与关系,强化联合会内外的“跨界”合作。将联合会综合性工作与各成员单位的多样性工作有效协同起来,不断提升业务的模块化、专业化程度;选好人、用对人,妥善推进各专业协会换届工作与各基础单位干部队伍建设。

  “有为者巍然看定四周,这世界对他几曾沉默。”让我们坚定信心,立格局、辨大势,积极把握战略机遇期,“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为中国纺织行业的强国建设,扎扎实实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在一起,赢未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2.jpg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
360.jpg
【专题】发展新质生产
sy.jpg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
sy.pn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