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纺联 > 中纺联动态 > 正文 
 
  高勇:直补政策有助打破棉花产业困境
2013-07-22
                                                               0

  棉花收储政策在实行之初,的确起到了托市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政策的继续实行,且收储力度广度不断加大,导致市场棉花供应紧缺,既没有达成惠及棉农的目标,又伤害了纺织企业的经营诉求。对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表示:“只有实行针对棉农的直补政策,才能打破现有的棉花产业困境。目前主管部门正在研究政策细节,下一步可能会进行试点,一年以后可能推广。新疆是我们推荐的试点地区之一。”

  中国证券报:目前储备棉成交颇为冷清,截止7月16日,累计上市总量12137004.91吨,累计成交总量2989331.453吨,总成交比例仅24.63%。请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高勇:原因有三点。其一,放储价格太高,约达19000元/吨,造成了总体成交清淡。近期成交量有所回升,是因为所放储备棉大部分是新疆棉和进口棉,质量较好,受企业欢迎。

  其二,2012/13棉季所收的棉花质量太差。因为今年是敞开收储,许多棉花以次充好。且因收储数量太多,检验部门难以仔细甄别,所收棉花悉数入库,导致棉花整体质量下降。总体上,新疆棉和进口棉质量较好,新疆棉大部分存储在新疆和临近新疆省份的仓库,所以企业买棉花会根据储备棉所在仓库的地理位置确定是否购买。

  其三,企业资金问题。近期纺织企业实体经营效益低迷,流动资金不足,而同时银行贷款也出现收紧,只能是需要多少买多少,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提前买足几个月的库存。

  中国证券报:收储价为何畸高?目前纺织企业生存状况如何?

  高勇:2011/12年,中国、印度的棉花用量大幅增加,拉高了全世界的棉价,最高曾达32000-33000元/吨,其时国际棉花价格和国内持平。但自2011年年底开始,棉价便开始猛跌,跌至26000元/吨左右时,包括纺织企业在内的许多企业便向有关部门反映,希望国家能出台政策托市。因此,收储政策应运而生,当时的棉花价格基本稳定在20000元/吨左右。国内棉花价格因此得到稳定,但国际棉价继续下挫,一度跌至13000元/吨以下,去年大半年时间,国内外差价维持在6000元/吨左右。

  可以说,最初收储政策应市场要求而生,对于稳定国内棉价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国内棉价稳定之后,国内棉价和国外棉价产生了较大价差,再加上2012/13年的收储政策继续执行,价格从19800元抬高至20400元,而且是敞开收储,几乎把2012/13一年的棉花产量600多万吨全部收储。

  国内棉花价格抬高后,国内外价差进一步加大,导致我国棉价比国际市场的纱价还高,使中国由纱出口国变成纱净进口国。从产业链的角度,大量进口棉纱导致了产业链前端的纺纱企业大量关停,换句话说,纺织工业目前的状况是以牺牲最前端的纺纱企业来保全整个产业链。

  中国证券报:您对当前是否以直补政策取代收储政策持何种态度,2013/14棉季会否实行直补政策?

  高勇:我国现有的棉花政策,不管是进口棉配额、滑准税还是收放储,都是建立在保护棉农利益的基础之上的。但一系列政策实施多年以来出现了一些弊端:一方面是棉农利益并未切实受到保护,收储收的是加工企业加工好的皮棉而非籽棉,大部分利益被从压花厂到棉花营销企业的中间环节获得;另一方面是纺织企业因原料成本高企经营受到很大损害。因此,我们最早向中央提出实施直补政策,对棉农进行直补。只有实行直补,才能把现有的棉花困境打破。

  除了上述原因外,从资金层面看,继续收储的难度也很大。2013/14棉季已经确定了要继续收储,如果与上一年度同样收储600万吨的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将达到1400万吨左右,如此大的库存简直是个灾难,一是无处存放,二是收储资金从哪里来,相关银行在资金上已难以继续支撑如此大规模的收储了。

  不过,直补政策要实行最早也要一年以后,目前主管部门正在研究政策细节,下一步可能会进行试点,一年以后可能推广。新疆是我们推荐的热门试点地区之一。

  当然直补也可能存在弊端,并不是说直补就是最好的办法。我们提倡直补,纯粹是为了突破当前的棉花体制,使棉农直接拿到国家的补贴。实现直补之后,最终还是要提高棉花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目前的小农经济式的棉花种植产业必须向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方向发展,使我国的棉花产业具有竞争力。 (中国证券报)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