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庄小雄:“智造”国家队跑出从物资紧缺到“质优量足”的中国速度
2020-09-09
分享至:

庄小雄:“智造”国家队跑出从物资紧缺到“质优量足”的中国速度

  中国纺织工业占全世界纺织工业40%产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纺织大国。然而,在武汉疫情刚刚爆发时,却出现医用防护服告急的“窘境”。告急原因何在?医用“战袍”又是如何从紧缺转变为迅速提升产能?

  9月8日,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央视网共同推出的第二期《云起》特别节目“中国工信业的速度与激情——补短板强弱项勇创新立潮头挑重担转危机”中,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小雄介绍,作为纺织“智造”国家队,中纺院利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迅速提升医疗物资产能,实现医用防护服的日产能逐渐达到100万件,为抗疫战争源源不断供应“战袍”,跑出从物资紧缺到“质优量足”的中国速度。

  抗疫初期,医务工作者的“战袍”为何告急?

  很多人都有疑问:中国纺织工业占全世界纺织工业40%产能,是世界第一纺织大国,为什么会在抗疫初期出现了医务工作者“战袍”告急的“窘境”呢?庄小雄给出了答案。

  一是新冠疫情发生前,医院对医用防护服的用量很低,基本上只有感染科会用到。对标需求,我国的医用防护服的常态最高产能,一天在两三万件左右。因此,在疫情初期,医用防护服的产量和储备量不能一下子跟上井喷式需求。二是疫情爆发阶段,刚好处于春节假期,医用防护服的生产工厂和工人都在放假,整个产业链的原材料供应跟不上,所以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的复工复产,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医用防护服看似是很简单的产品,其实涉及的产业链很长,从原材料、面料,到做成防护服、最后出厂,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验,整个周期基本在半个月以上。中国纺织工业属于很强的外向型经济,很多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以前都是按照国外标准生产出口订单,这些出口产品的标准和我国的标准不一样,所以不能在国内的医院使用。

  医用“战袍”如何从紧缺达到日产能百万件?

  面对医用“战袍”告急等情况,工信部充分发挥医疗物资保障组组长的作用,指导下,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发挥以医药健康为主业的央企使命和担当,部署中纺院在一个月之内,把抗疫的战备物资补充上来,在医用材料的研发及全业链整合、生产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中纺院始建于1956年,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也是我国纺织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科研院所,是多个国家级科研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承担了多项国家“973”“863”科技支撑等重点科技计划项目。以化纤纺织装备制造与工程服务、纺织新材料、纺织化工与生物技术、检测与技术服务为主要领域的科技产业群,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扩能建设,不断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

  1月24日大年三十,中纺院运用2003年抗击“非典”生产医用防护服关键面料的经验,迅速开始组织生产符合战疫情要求的面料。一是当时很多原材料很多无法购买,工信部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召开会议,迅速部署,通过信息化管理,对医用防护服的全产业链进行梳理,配置最优资源解决问题;二是生产企业设在天津市武清区,在天津市委市政府、武清区委区政府的大力协助下,中纺院把全国的工人召集回来,进行统一的隔离检测,检测合格的工人进入工厂,24小时封闭不出厂,持续复工复产;三是国家安排车辆和航班,到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把原料物资运到天津市,与时间赛跑。

  在以上三方面工作的齐头并进下,中纺院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开足马力生产。从复工复产初期,每天生产2000米医用防护服面料,达到每天生产4万米到5万米面料,保障每天1万多件医用防护服的产量。当时,全国有三分之一的防护服面料,都是由中纺院所属企业生产出来的。

  然而,日产1万件的产量,依然不能完全满足前方战疫的需求。在激活面料产能的基础上,中纺院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协助生产企业加快开展合格产品检测,每天的产能释放到近100万米的规模,可以保障30多万件的医用防护服生产。同时,扩大原来自有生产加工服装资质企业的产能,并号召原来生产传统服装的企业转产,提供链条技术支持。

  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医用防护服的日产能从紧缺,逐渐达到100万件。

  “国家队”发挥使命担当,与世界守望相助

  疫情刚爆发的时候,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发挥国际贸易优势,向全世界采购了300多万只口罩和100万件医用防护服,保障国内抗疫一线。

  当疫情向全球蔓延的时候,在满足国内物资需求的前提下,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受国家委派,向9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防疫物资支持,向3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防疫物资出口。其中,口罩出口量达到7.3亿只,医用防护服出口量达到3363万件,发挥了抗疫物资“国家队”的使命和担当,与全球人民守望相助、休戚同心。

  (来源:央视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