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穿越时空的文化瑰宝
2014-07-09
分享至:

  纺织服装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现了中华各民族传统技艺的高超水平和曾经的辉煌。

 

  “第一件以云锦制作的‘中国式婚礼服’终于在手中诞生的时候,我想起了在博物馆邂逅云锦的那个下午。”NE·TIGER品牌创始人、艺术总监张志峰回忆说,“那件不知是哪位皇妃穿过的礼服,由金线、银线及长丝、绢丝,各种鸟兽羽毛等织造得灿若云霞,纵使历经百年,仍散发着清澈光芒,仿佛能够穿透时光。”作为一名设计师,职业的敏感让他对这种名为云锦的织物好奇不已,并展开了研究。

  这就是世代相承的文化瑰宝带给我们的无限价值。纺织服装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现了中华各民族传统技艺的高超水平和曾经的辉煌。

 

  传承

  纺织类非遗亟待焕发新活力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产业部主任孙淮滨介绍,国家级纺织服装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共计74项,覆盖绣、织、染及服饰四大类别。而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3项,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力。

  其中,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南京云锦在2009年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则位列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民族,无论历史长短,都应该要有把握自己文化遗产的能力,特别是要善用文化遗产使文化遗产焕发出现代的、现实的意义。在张志峰看来,“虽然云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单纯地保护起来是不够的。只有让云锦焕发新生命新活力,才能真正地流传后世,流芳百世。”

  在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纺织服装类非遗可以分为三大类别。顾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等归于传统美术类,宋锦、缂丝、藏族邦典、维吾尔族花毯等织造技艺归于传统技艺类,苗族、回族、黎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服饰归于民俗类。

  据史载,手工织造的南京云锦始于东晋,在鼎盛的乾隆、嘉庆年间,南京曾拥有3万多台织机,有近30万人以织造生产和与此相关产业为生,成为南京最大的手工业,大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建设的繁荣与发展。“在各种技术层出不穷的21世纪,云锦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目前,全国真正懂云锦技术的不过50余人。”谈起云锦的千年兴衰,张志峰感叹不已。正因此,2006年NE·TIGER以“凤”为题、以“云锦”为材的发布秀,成为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时间最长的一场秀,然而它所蕴含的历史,却更加悠远。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其特殊的产业属性,更多的非遗项目正在今人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价值。例如,在“雷沟大布”的传承单位金陵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学治不仅针对雷沟大布的保护与传承建立了专门的陈列馆,还代表苏州参加上海世博会,并为雷沟大布注册了商标。苏州圣龙丝织绣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君正计划将濒临失传的纱罗技艺产业化,向着收藏、实用、定制服装等多种渠道推广,拓宽纱罗的生命力。

 

  受困

  当传统文化遭遇现代工业

  “现在我国虽然对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取了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多种保护方式,及时抢救和保护了一批濒危的纺织类非遗项目,但遗憾的是,仍有一些珍贵的纺织类非遗项目面临萎缩与消亡的危险。”对于纺织类非遗的保护现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中心主任龚鹏程认为形势依然严峻。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一栋三层小楼里,6名身着黎族传统服饰的妇女席地而坐,腰系织机腰带,双足挺住经线的木棍,引纬线竹针在经线中来回穿梭,在她们的腿上,一幅幅灿如云霞的黎锦就这样诞生了。

  这是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传承馆,也是自2009年黎锦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保亭县设立的一个点,每天都有约10名传承人在这里织就古法黎锦,每年也要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派人员的不定期抽查,考核这项古老的技艺是否能得到全面传承。

  “其实我们的压力也很大,因为制作黎锦的很多原料并不好找,像有的染料植物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现在很少,如果专家抽查时正好原料匮乏,就无法完整地展现传统技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就保不住了。”保亭县文化馆馆长黄呈说。

  而在“民族扎染之乡”云南大理的周城村,传统扎染技艺也遭遇了同样的困境。早在一个世纪以前,这里因板蓝根制成的土靛染料成本低、固色好、活路精细,脱颖而出成为远近闻名的织染村,“白族扎染技艺”也于2006年首批进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村里现在几乎家家染坊都用化学染料。只染单一的蓝色,卖不掉,很多游客认为板蓝根染料的蓝色太单调,不鲜亮,还嫌弃它褪色。化学染料上色好,颜色多。”30多岁的段银开坦率地说,她从七八岁开始做扎染,现已是白族扎染技艺的云南省级传承人。

  这里在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同时,传统民艺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急速解体,工业商品对传统市场进行了无情的占领,扎染变为旅游和外贸商品后,工匠们在迎接发展机会的同时,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传统,抛弃了土靛染料。

  同样受困于此的还有蚕桑丝织技艺,尽管该项技艺及其相关风俗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闻名都做出重大贡献,但依然处于濒危的状态。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表示,受到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影响,大量桑地被改作它用,年轻人不再养蚕,国家正在实施东桑西移的计划,历史上的蚕乡丝府无法保留传统的民俗,而新开辟的蚕桑基地只把它作为一种产业,不可能来保存传统文化。

  纺织服装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各界对其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还不够,相当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面临着濒危,抢救、保护、传承和创新非遗的任务迫切且艰巨,而方式方法更是尤为重要。

 

纺织服装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现了中华各民族传统技艺的高超水平和曾经的辉煌。

 

  培养

  人的因素尤为重要

  非遗是“活”的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人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务院至今已公布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有1488名,目前已去世100余位。据统计,首批226人中60岁以上(不包括60岁)的约占91%,第二批551人中60岁以上的约占71%,第三批711人中60岁以上的约占78%。

  纺织类非遗同样如此。世界级非遗项目传统黎锦技艺耗时耗力耗工,正逐渐被年轻人放弃,濒临失传。甚至有着“黎族织锦文化的瑰宝”之誉的龙被就曾经出现过断层。

  经过3年的努力,保亭新达达黎族织锦编排技术研究室才成功复制出了龙被,从棉线形态、染色色泽、面料质地、布料厚薄及经纬密度和图案轮廓、刺绣针法等方面与传统龙被相比不走样,重新恢复了这一古老技艺。

  对于龙被的教训,黄呈认为:“黎锦要想世代传承下去,固然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措施加以保护,行业制定详细的标准加强管理,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必须提高对黎锦产品的开发层面,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进来。”

  国家级非遗项目水族马尾绣传承人宋水仙表示,年轻人对非遗缺乏热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部分非遗项目难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绣一个书本大小的绣片要用两三个星期时间,就算能卖到500元,平均一天才能挣二三十块钱,现在年轻人出去打工比这个挣钱多了,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学。”

  对此,孙淮滨表示,对纺织类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创新要做到以人为本,人才培养应作为重中之重。成立纺织类非遗传承、保护和创新研究会不仅可以整合高校与传承人的力量,也可以对纺织非遗的创新及市场化推广注入新活力。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院长陈鸿俊。他谈到,为了将纺织非遗更好传承、创新,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成立了专门的湘绣艺术学院。据陈鸿俊介绍,湘绣艺术学院不仅开展了湘绣的艺术设计与营销课程,还创建了“专业+项目+工作室”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聘用湘绣大师为学校导师,将传统师徒相授融入职业教育体系,校企合作,培养具有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又懂工艺和技术的新一代湘绣人才。

  据天津工业大学副校长赵宏介绍,天津工业大学为保护纺织类非遗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建立了天津唯一的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天津工业大学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馆。其次,开设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任选课,在艺术与服装学院培育以“非遗”为主题的创意方向。

  尽管如此,非遗是产生与发展于农耕文明条件下的非物质文化,大部分依然需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播和传承。而非遗中的众多技艺无法编写成标准化教材,必须要师徒之间口传心授,耐得静、吃得苦。这即便是热衷于此的年轻人也很少有人能通过考验。

  不过可喜的是,纺织非遗也有了“90后”接班人。

  2013年年初,“南京云锦有了90后接班人”的消息传开来。周双喜、邬悉尔、郭俊、张洪宝等8位云锦大师共收下了18位徒弟,这18人均为“80后”和“90后”,是云锦研究所精心选拔的业务尖子。

  据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省工艺美术大师周双喜介绍,目前云锦研究所的一线织工有200多人,但多数都是从事流水线操作的普通织工,掌握云锦“核心工艺”的骨干力量少之又少。此次拜师的18名弟子,都是云锦研究所近年重点培养的“织锦苗子”,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其中还有6人是“90后”。虽然年纪不大,但他们在云锦设计、织造等环节的工艺水平都得到了大师们的认可。作为南京云锦的“希望之星”,这批弟子将在师傅们的口传心授下,在设计、意匠、染色、造机、织造等不同领域“专项进修”。(纺织服装周刊 记者_刘嘉 黄天玉 曾圣舒 任倩 许檬檬)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