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三大目标、五项任务”引导印染行业绿色发展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李金宝解读《印染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2-05-14
分享至:

 

 “三大目标、五项任务”引导印染行业绿色发展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李金宝

 

    《印染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到“十二五”末,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695亿米,年均增长3%;完成工业总产值5349亿元,年均增长12%;出口总额190亿美元,年均增长8%。这表明,未来五年,印染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持续发展,且机遇大于挑战。为了让行业更清晰地把握和贯彻《规划》精神,近日,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李金宝对《规划》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转变发展模式

    三大目标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将着重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目标一: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实现布产量年均增长3%,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

    《规划》指出,到2015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695亿米,年均增长3%;完成工业总产值5349亿元,年均增长12%;出口总额190亿美元,年均增长8%。

    而“十一五”期间,印染行业产业规模年均增长10.69%,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05%。

    “比起‘十一五’时期所取得的产业规模增长速度,‘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产业规模增长速度要适当放缓,这不是为了降速而降速,而是通过工作重点的转移,通过结构调整,使行业由资源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李金宝表示。

    目标二:科技进步推动转型升级效果显著。

    《规划》指出,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的研发经费将达到78万元/人·年(现价产值),年均增长10%;企业不断提高研究与开发投入,研发经费投入比重由目前的不到1%增长到1.5%。

    李金宝指出,印染对纺织行业上下游关联度较大,上游纱线、坯布、染化料、设备及下游服装、家纺直接影响印染产品的创新速度和创新效果。印染行业要逐步建立涵盖纺纱–织造–印染–成衣设计的产业链研发体系,因此要“紧紧抓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要素,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实现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水平的提高,最终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

    目标三: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取得更大进展。

    《规划》指出,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比2010年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排放量比2010年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0年下降10%。

    “这些数据对印染行业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指标要求,但同时这些都是印染行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更是引导印染行业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技术进步、节能减排、提高产品附加值上来的关键所在。”李金宝说。

    同时他还表示,节能环保技术的普及,使印染行业朝着保护环境持续迈进。“十一五”期间,我国印染行业在印染清洁生产技术、新型纺织材料的染整加工技术、多组分纤维的染整加工技术、新型染料和助剂应用、废水深度治理与回用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十二五”期间, 无论是从国家的宏观政策,还是行业自身的发展,又对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二五”期间,行业节能减排必须再上一个新台阶。

    推动结构调整

    五项任务落实行业可持续发展

    《规划》对印染行业提出了五大重点任务。分别是: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优化经济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品研发和新型营销体系建设。

    任务一: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包括加强节能环保重点技术研发攻关;加大节能环保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面;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染整加工技术;构建产业创新体系4个方面。

    李金宝指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一直是印染行业的重点。“十二五”期间,印染科技进步除了要在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提质方面继续攻关关键与共性技术,并推广成果外,还要创新开拓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在印染行业的应用。

    “十一五”期间,印染行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行业健康发展。其中涂料染色、冷轧堆染色、退染一浴法、小浴比、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及其应用等一大批技术获得阶段性突破,并在业内得以成功推广。此外,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发布了五批《中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推荐目录》,共144项技术,加快了行业节能新技术应用的步伐。

    《规划》对于“十二五”期间构建产业创新体系有着详细的解读:产业创新能力不是单个企业创新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社会协作分工,处于纺织工业产业链中间环节的印染业,对形成产学研之间、上下游之间的集成创新体系尤为重要。建设产学研、上下游研发平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集成创新模式,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效益最大化,是当前我国印染行业推进科技创新的着力点。

    任务二:加强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先进管理体系。

李金宝认为,印染行业既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行业,也是具有很高管理要求的行业。管理创新对促进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规划》提出,要加强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储运销售、技术服务等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建立企业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管理理念,完善营销方式,创新营销模式,加强营销服务;加快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企业生产的融合,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物资采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环节,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企业资源计划等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生产管理自动化、营销服务信息化、财务管理规范化。

    加强设备、工艺、操作、原料、现场和安全等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树立以资金管理为主导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强化现金流管理,加强资金计划管理,实现成本费用有效控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高素质职业经理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规范的员工招聘、培训、留用、晋升、退出、奖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员工队伍。

    此外,行业还要在此期间加强节能降耗管理。大力加强能源管理、用水三级计量管理,水污染防治管理,实现绿色生产。

    任务三: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优化经济发展。包括加强引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污染转移;扩大先进工艺技术推广应用面;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并推进其产业化三方面。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纺织印染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资源约束日趋严重的压力,步入升级和转变增长方式的提升阶段。

    《规划》显示,“十二五”期间,东部地区加速产业升级,印染企业基本完成设备升级或改造,印染装备基本实现在线测控,节能减排印染技术在绝大部分企业得到应用。东部地区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物排放取得重大进展,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得到控制。

    《规划》认为,中西部地区承接印染产业转移不是过剩落后能力的转移,而是转移和升级相结合的转移。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好环保关,设立明确的环保门槛,并要落实到位,做到既承接产业又不破坏环境。

    “中西部地区多为水资源相对匮乏地区,且多处于水源地,这些地区发展印染行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容量,严格控制COD排放总量,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李金宝强调。

    “十二五”期间,除继续推广目前在企业中使用效果良好的工艺、技术外,还应重点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规划》中提到的新技术、新工艺有:新型浆料的研究及产业化、棉织物常压等离子体处理退浆、PVA降解酶的产业化生产、活化双氧水漂白体系等重点前处理技术;低化学品消耗印染技术、超声波印染技术等染色和印花技术;印染工艺参数在线智能测控系统、印染生产过程全流程的网络监控系统、染整过程的智能调度系统与优化、高效数字化印花集成技术、基于染浴在线监控的染色过程智能控制系统、印染数字化图像识别系统等印染数字化重点技术;部分染色浴的循环使用、研究低成本的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和污泥处理技术等重点污染治理与控制技术。

    任务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规划》指出,“十二五”末,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比2010年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排放量比2010年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0年下降10%。

    李金宝表示,在“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必须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优化经济发展,并认真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建立淘汰落后与产业升级改造相结合机制,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通过“等量置换”、“减量置换”等方式进行技术改造,优劣互换,引导落后产能有序顺利退出市场。

    印染行业是纺织产业链中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关键行业,也是能耗、水耗较高,废水排放量较大的行业。“十一五”期间,印染行业虽然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废水排放总量仍在不断增加,因此要实现产业升级,必须淘汰、改造落后的生产能力。

    任务五:加快产品研发和新型营销体系建设。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设计开发能力,拓展市场营销能力,建设产业链研发体系,提升赢利能力和水平。

    李金宝表示,第五个任务是行业的重点难题。“把加快产品研发和新型营销体系建设放在一起,是因为如果只注重研发,研发出来的东西很可能没有市场。另一方面,如果只注重销售,忽略了研发,就只能做市场的跟随者,长远来看会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行业角度来说,如果太过依赖来料加工业务,会对行业转型升级不利,从而影响行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指出,要充分协同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研发、设计能力。加强高技能设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吸纳国内外技术精英和设计人才,提高产品设计、技术水平,这些将有利于提高印染在整个纺织产业链中的地位。

(纺织服装周刊 记者 曾圣舒)

(E01)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