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本网专区 > 正文 
 
  孙瑞哲: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
——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报告
2018-11-16
分享至: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孙瑞哲

2018年11月1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与各位相聚在美丽的古北水镇。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漫漫求索之路,是纺织服装产业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文化相融共生,基因进化,自我觉醒,自我创建以及自我超越的一个过程。它既是对历史的一次深情回眸与顾盼生辉,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深刻前瞻与应运而生。

  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诚挚感谢文化和旅游部等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的领导嘉宾,研究与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企业家、设计师、新闻媒体及各界人士对纺织非遗事业和本届大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感谢首创集团的精诚合作和大力支持!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不竭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前提。

  平等拥有资源、共同应对挑战、谋求合作发展——当今世界日趋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全世界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共同的财富,需要以更加开放和全球化的视野看待它的保护与传承。本届大会提出“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这一主张,重在体现新的历史时期纺织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所将秉承一种更加开放、包容、共享、发展的科学态度与使命追求。

  其丰富的内涵体现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融合,文化性与技术性的融合,区域性与全球性的融合,以及权益性与责任性的融合。“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在实现“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型升级道路之上,一项立足于新格局,新时空观与新权责观,具有现实意义与深远意义的战略工程。

  围绕今天会议主题,就新时代纺织非遗传承与发展事业,与大家从新使命、新目标、新观念以及新路径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纺织非遗传承与发展肩负的新使命

  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

  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纺织非遗保护与发展,纺织工业要坚定和发挥文化自信在产业转型升级、纺织强国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积极肩负起以下重要的新使命:

  第一,弘扬传统文化,融合传统与现代,建设文化强国。

  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兴则国运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一同写入党章,让全社会深刻认识新时代党的文化使命。

  中国纺织非遗传承与发展事业,未来应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积极实践在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消弭历史文化的断层,挖掘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让一切文化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使得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成为文化强国最强有力的产业载体和符号象征。

  第二,挖掘本土品牌独特价值,转换规模与内涵,建设纺织强国。

  继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之后,今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为贯彻落实振兴计划的具体目标任务,公布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被列入目录的纺织服饰类传统工艺多达104项,其中纺染织绣81项,服饰制作23项。这些纺织非遗项目以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湛技艺为主,承载着纺织行业、纺织人最广泛、最深切的情感与生活,是纺织强国建设重要的精神内核。

  新时代,纺织非遗展现出独特价值和无穷魅力,不仅应赋予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品牌发展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神韵,更应不断丰富产业文化表现力,转变规模发展优势为内涵式增长的优势,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特色区域经济发展、消费个性化增长等方面承担更重要的使命。

  第三,加强文明交流互鉴,链接民族与世界,推进国家战略。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40年,文化外交是大国外交的重中之重,“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不仅促进经济、商贸等领域的合作,也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带来了新机遇。中国丝绸、中国刺绣等“中国名片”也为共建“一带一路”文化繁荣、推进大国外交做出了突出的新贡献。

  新时代,中国纺织非遗传承与发展应围绕特色纺织、精品纺织、文化纺织,继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不断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文化为媒介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我为主、兼收并蓄,链接民族与世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最终实现中国各项国家文化战略的系统落地。

 

  二、纺织非遗传承与发展肩负的新目标

  改革开放40年,砥砺奋进,筑梦前行,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改变了全球发展格局和历史行进方向。在这场气势恢宏的改革征程中,中国纺织工业也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发展。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到发挥“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40的宏伟历程见证了符合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体制机制形成与完善的过程。作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母亲行业,纺织工业成为中国市场化改革最早、现阶段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之一。

  今天,中国纺织工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产业新定位——“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的指引下,加快转型升级,寻求高质量发展,在经济、科技等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创造力;传承民族文化,振兴传统工艺,增强文化自信,全面推进纺织强国建设。

  由此,围绕“科技、时尚、绿色”的产业发展新标签,中国纺织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各项事业,也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之上,消弭历史断层,加强文化赋能,其肩负的新目标主要体现为:

  第一,促进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生活融合发展。

  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工业文明、互联网科技、产业、时尚等一系列时代发展特征与纺织传统文化与技艺交织融合,纺织非遗保护、传承的条件与环境发生着显著变化,命运共同体要以资源为纽带、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加强信息交互、资源融合、平台建设。集合众智众力,提升非遗与现代生产生活的融合能力;提升传统文化和技艺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能力;提升非遗的时尚创新能力。实践证明,文化传统的丰富与发展,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以及生产技术流动密切相关,与不同文化、习俗、消费的互动交流密切相关。在社会格局变化加快、文化融合深入、交流合作频繁的新时代,纺织非遗只有在现代生产生活这片沃土上深耕厚植,才能枝繁叶茂,获得发展与繁荣。

  第二,促进非遗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样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产生深刻影响。今天的纺织非遗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市场规律的作用,不可回避非遗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如何更好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问题。没有市场生存能力,就没有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政策扶持应与增强非遗自身造血机能相结合,发挥政府与市场两种力量的作用,通过政府、行业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促进非遗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促进各个不同领域的品牌与企业、专业设计力量、科研与创新力量、市场营销力量等各种优质资源跨界融合、集成创新,以市场为导向推动非遗资源合理流动并高效发挥作用,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传统工艺的设计水平、新产品开发水平、市场营销水平,推动纺织非遗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第三,促进非遗产品满足高品质“文化消费”需求。

  未来两年,我国将加快破解制约居民消费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文化消费”,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文化产品的新需求。纺织非遗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和衍生性,在保持传统技艺完整性、本真性的基础上,最适合开发满足市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产品和相关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衍生品。纺织非遗所包含的纺、染、织、绣、印等传统技艺,可与现代设计、时尚品牌相结合,制作生产符合现代审美的大众产品,满足普通消费需求;由精湛手工技艺制作而成的精品,可面向高级定制或艺术品收藏及拍卖市场,满足高端消费需求;而体现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能够丰富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市场,满足旅游消费需求。不断丰富与创新的纺织非遗产品,必将为满足人们高品质“文化消费”需求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四,促进非遗传承人群提升能力建设水平。

  加强非遗传承人群能力建设,对于保持纺织非遗旺盛生命力具有战略意义。传承人群的传承与实践能力,体现在对本地区、本民族纺织传统文化与技艺的认识深度,对纺织非遗项目知识和技艺的掌握程度、进行再创造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在相关纺织非遗项目传承实践中获得相应经济收益的能力。在新时期,随着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非遗保护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改变,迫切需要纺织非遗传承人群提升三种能力水平:一、对市场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二、对时尚和消费趋势的感悟能力;三、对现实产品的转化能力。传承人群的这些能力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非遗能否在新时代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非遗传承人群的能力建设在今天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

  第五,促进非遗精准扶贫、增加就业与乡村旅游。

  纺织非遗在传统工艺中涉及门类最多、覆盖面最广、品种最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纺织非遗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实际密切相关,具有易于融入现代生活的特点和优势。在我国已公布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中,仅绣艺一项就达30多种,量大面广,包括苏绣、蜀绣、粤绣、湘绣“四大名绣”,以及各地方绣种和少数民族刺绣,广泛分布于偏远、贫困的老少边穷地区。同时,纺织非遗加工生产形式分散、灵活、多样,对于扩大就业、精准扶贫、增加收入,促进乡村旅游,加快城镇化发展,建设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的新观念

  “命运共同体”意在追求局部利益的同时,兼顾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合理关切;在谋求局部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各方共同发展。“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旨在体现新时代纺织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全新世界观与科学发展观,具体表现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同利益观、社会责任观以及文化生态观。

  第一,共同利益观。

  一方面,共同利益观是共同体的生命之源,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要以合作共赢为基本原则,从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合理利益关切入手,增信释疑、排除障碍、凝聚共识、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当前,人类社会发展呈现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趋势。无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如何、愿意与否,实际上已经处于命运共同体之中。以保护文化多样性、传承与发展人类文化遗产为目的全球文化价值观,已逐步形成并获得共识。

  在这一背景下,纺织非遗保护相关各方的利益高度交融,使不同组织、部门、机构、传承人群都成为非遗保护链条上的一环。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保护链条的整体受损或不完整。面对越来越多的社会共性问题,非遗保护链、非遗生态体系中的任何一方都越来越难以独善其身。任何环节要想自己发展,就必须让别人发展;要想自己获得利益,就必须让别人从中获益。

  践行共同利益观,应当秉承“开放包容、相互尊重”的基本观念,在纺织非遗及相关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在尊重传承人群主体地位和权利的同时,要尊重命运共同体各利益相关方平等享有幸福感、获得感的权利;要发挥纺织服装行业企业家、设计师、渠道商在传统文化技艺应用与创新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加快纺织传统技艺融入新时代、新生活、新市场;要着重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由政府主导、行业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分工协作、科学规划、以点带面,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形成纺织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强大合力,实现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共同利益观还体现在共享纺织非遗保护成果。应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非遗,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纺织传统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非遗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使纺织行业及社会各界共享幸福感、获得感。

  其中,作为企业和品牌,能够从传统文化和精湛技艺中汲取更加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设计灵感,提升企业和产品形象,展示企业和品牌的责任担当;作为高校与研究机构,能够密切与地方、社区、民众的联系,汲取营养,增强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能力;作为地方政府,能够使当地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获得新变化;作为手工艺人和民众,能够获得与外界接触交流的更多机会和更好平台,提高本地传统工艺的可见度,开拓市场,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第二,社会责任观。

  一方面,非遗作为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共有的宝贵财富,所有社会成员有共享财富的权利,要有共同保护与传承非遗的使命与责任观念。

  特别是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进程中,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更需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不忘民族传统、不失民族本色。坚持文化立人、文化立业、文化立国、文化强国,将企业文化、社会责任、使命担当等更高层次的追求,作为纺织行业和纺织企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最重要的标志;将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文化血脉、振兴传统技艺,作为纺织行业提升、企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另一方面,非遗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应高度秉承自身发展的可持续理念,既要保持传统文化与技艺的本真性、多样性与丰富性,源流分明,又要不断融入新的源泉、新的内涵,生发出新的生命。

  尤其是在纺织非遗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与自然和历史的变迁互动,与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互动,不断适应新环境、满足新需求,并在传承实践中形成与现实环境相适应的内容与形式,让非遗在历史积淀和大众选择的实践过程中,延续、发展、创新、生生不息。

  第三,文化生态观。

  一方面,构筑非遗的文化生态应遵循“活态传承”的观念,从人、自然、社会、文化各种复杂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在新时代下,非遗文化存在与进化的特殊形貌和模式,注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当中进行保护和传承,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传承方式。

  非遗,不同于文物。它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能动的实践;活于民间,死于庙堂,因此,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是要秉持非遗“活态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这一基本理念。中国作为文化遗产大国,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在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基础上,要做好文化遗产的资源开发与有效利用,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教育和当代教育中的作用,让非遗真正“活”起来、“活”下去,代代相传。

  另一方面,构筑非遗的文化生态应“力行生动实践”,保持传统文化、技艺持有者和相关群体共同参与、密切互动的过程。生动实践是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核心,是非遗保持活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标志。非遗的实践性,在于它不能脱离受众而孤立存在。纺织非遗与现实生产生活具有天然融合性,易于大众传习、大众体验、大众参与和大众实践。对于适合产业化生产的传统技艺,生产过程本身就是弘扬传统、传承技艺的良好实践。生产实践、产品创新、市场开拓等各项工作开展得越好越深入,受众面就更广、实践就更活跃,纺织非遗本身也会更加富有活力和生命力。

 

  四、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的新路径

  当前,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已成为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传承与发展纺织非遗的过程中,要适应新形势、落实新理念、对接新需求、培育新业态,积极探索实践纺织非遗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

  第一,打造高质量IP。

  IP即“Intellectual Property”,本意是“知识产权”,网络经济时代指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或文化形象。IP理论是打造世界级文化符号、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也是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无论是产业竞争,还是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的对比,都表现为IP之间的竞争,IP理论也契合了纺织非遗高质量、品牌化发展的命题。其中,跨领域和多产品,是一项产品创意之所以成为IP的主要特征,多领域共生成为衡量IP生命力的主要标准。目前,纺织非遗文创IP尚未实现良好的多领域共生,需要在各个相关领域打造精品,同时倡导多领域共生,这是纺织非遗“中国文化符号”建设和纺织服装等相关产业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第二,巩固基础研究。

  加强纺织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技法等理论学术研究,是优秀传统文化与技艺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根本和基础。将纺织非遗作为系统性文化现象进行解析并纳入基础研究体系,不仅涉及各纺织非遗项目的专业知识,而且涉及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多个学科,涉及广泛的生产生活实践。因此,在纺织非遗的基础研究中,开展扎实的理论和学术研究的同时,要特别提倡深入而广泛的田野调查,提倡求真务实、逻辑严谨的研究作风,尊重历史,尊重现实,面向未来。

  第三,坚持创新实践。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丰富性、多样性上,而创新能够有效保护和丰富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不善于继承,创新就缺乏根基;不善于创新,传承就缺乏活力。强调创新,并不排斥纺织非遗的传承与延续,而是强调在传承基础上树立更高标准,使传统工艺得到提升。传统工艺创造、生产、传播、消费的文化多样性,是世界丰富多彩的根源,也是民族文化存续的显著特征。新时代的纺织非遗传承与创新凝结着现代人的认知智慧和实践能力,绝不是对前人简单的物质性复制,而是创造精神的延续,继承传统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实现超越。

  第四,运用现代科技。

  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对现代科技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非遗保护不应排斥加工工具和生产形式的革新与进步,现代科学技术能够赋予非遗产品更精良的品质、更丰富的形式以及更多可能。同时,数字化保护、互联网开发、产业化生产使纺织非遗更深入和广泛地融入现代社会、融入生产生活,彻底改变非遗被束之高阁的状况,真正让纺织非遗保护与创新成果惠及寻常百姓、丰富大众生活。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现代传媒、影视及互联网科技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大力宣传推广纺织传统文化与精湛技艺、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以优秀新闻、影视和艺术作品彰显纺织非遗的无穷魅力。

  第五,加快市场开发。

  纺织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在尊重并保持其本真性、完整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环境的传承与发展模式。尊重经济规律、尊重市场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吸纳更多有实力、有品牌、有渠道的企业参与开发更多更好的符合大众需求、符合时尚审美的非遗产品,积极探索并推进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产、流通与销售,将纺织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产品,创建非遗品牌,提高非遗产品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发现并开发新的市场需求,开展线上线下销售和非遗体验式销售,根据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研究开发不同层次的纺织服装产品、文创文旅产品及艺术品市场,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反哺传统技艺传承,提高从业者的收入水平,增强非遗活力和发展后劲。

  第六,改革职业教育。

  改变形式单一的纺织非遗传授模式,积极探索实践校企联合、产学结合,对纺织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改革。逐步探索“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倡导产学合作的教学方式,逐步推行“半工半读”、“产学交替”的实践型学习等新型培养模式。探索实践“双证书”培养制度,把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检验教学效果、评估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或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使毕业生成为既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技艺,掌握现代时尚设计,又拥有正规学历和职业技能资格的非遗传承与创新复合型人才。促进“非遗进校园”,使非遗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倡导技能培训终身制,将工匠精神、质量意识融入学校教育,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迈上中高端。

  第七,创建标准体系。

  随着大众生活品质和审美水平提升,不少传统工艺产品已不适应现代需要。精致的不大众、大众的不精致,这种现象既制约了传统工艺本身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影响了普通从业者提高收入、优秀人才的引进以及传承人群扩大,最终制约了纺织非遗传承与发展。刺绣、织锦、蜡染等纺织传统工艺以精工细作、体现个性而著称,从产品设计、加工生产等各环节都急需创建符合市场要求的标准体系,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非遗产品及衍生品实现产业化、进入消费市场的“通行证”。可通过“传承人+企业+品牌+渠道”等形式推进非遗产品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加工的企业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国家标准的起草制定与推广实施,加快推进重点项目产品和服务标准建设与市场完善。

  第八,增进国际交流。

  文化,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从中外文化关系史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视野来看,文化传统的丰富与发展,与不同地域、民族的人员和生产技术流动密切相关,与不同国家、习俗、消费的互动交流密切相关。在国际格局变迁剧烈、文化交流深入、贸易活动频繁的新时代,纺织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的发展需要有更宏大的历史观和国际化视野,需要以更加开放、包容、共享的姿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互联互通,互相借鉴,共谋发展。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提出人类社会治理与发展的新理念,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思想。纺织非遗事业的进步同样要以“命运共同体”新使命、新目标,新观念、新路径,促进相关各方实现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和共同使命。

  今天,站在中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历史阶段、历史起点,我们要准确把握新时代的特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指导工作,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目标、新部署、新要求,重新审视、思考、调整、完善纺织工业发展战略和思路举措,坚定文化自信,重塑中国纺织工业的时尚品位和文化价值,打造一批享誉世界的国家品牌,提升文化附加值和文化创造力。

  让我们携手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共同推进纺织非遗健康可持续发展,让中华优秀文化与民族传统技艺的创新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文化强国建设、纺织强国建设做出更多努力和贡献。

  谢谢大家!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sy.jp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