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服装 > 国内服装 > 正文 
 
  深度解读《西南服装产业及商贸流通竞争力分析报告》
2010-12-22
分享至:

    12月8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流通分会在四川省泸州市发布了《西南服装产业及商贸流通竞争力分析报告》。该报告对西南地区服装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产品销售、流通、采购等相关产业链环节的配套情况进行了综合评定,并深入分析了西南地区服装产品供需关系以及商贸流通能力。

深度解读《西南服装产业及商贸流通竞争力分析报告》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右)为中国(泸州)西南商贸城授牌“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建设与管理规范试点单位”。

    对于发布这份报告的初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流通分会会长夏令敏表示,希望这份报告能够促进业界对西南地区纺织服装产业与商贸流通的分析研究,并借此进一步明确产业梯度转移在推进西南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和流通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系列利好成就西南机遇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计划的实施,西南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尤其是在地区服饰品牌发展和服装商贸流通发展方面获得了长足进步。一方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品牌培育、市场服务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使专业市场成为西南地区服装品牌企业市场渠道拓展不可或缺的平台之一。另一方面,大渠道商、大代理商、多品牌渠道运营商等流通模式的出现,也为该地区服装品牌企业、外贸转内销加工型企业的渠道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疏通了企业渠道拓展的脉络。

    良好的产业环境奠定了西南地区专业市场发展的基础条件,而国家对产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环境又为西南地区服装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目前,我国服装产业逐步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在这一趋势之下,政府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强,西南服装产业多年来做大做强的瓶颈也有望得到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二五”期间,以带动整个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成渝经济圈”将逐步形成。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区不同,“成渝经济圈”的区域特点和不同的经济结构特色使其在全国的区域分工和空间布局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继沿海三大经济引擎区之后,“成渝经济圈”也有望成为中国西部综合经济实力最强,带动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动力引擎,形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对于西南服装产业及专业市场而言,在“成渝经济圈”概念的影响下必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这一系列的利好因素共同创造了西南服装产业及商贸流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未来十年西南地区将成为国内服装业投资的乐土,而要做到理性抢占这一市场,准确的市场定位、不断的推陈出新、适宜的商业业态、科学的营销策略和稳定的营销队伍等因素缺一不可。

抢占区域市场的意义

    从目前的情况看,嗅到西南服装市场商机的企业早已吹响了占领地区市场的集结号,在这些企业中,有的甚至已经领先了一大截。据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高燕介绍,目前国内大中型服装企业均把西南市场作为进军西部的基地。例如闯荡西南市场多年的雅戈尔男装不仅以其品牌优势进驻了西南大中城市的主要商场,还斥资在重庆建立了生产加工基地,欲使其销售市场逐渐延伸到县城和乡镇市场。

    此次发布的《报告》数据更客观地反映了上述趋势:目前,有一半的被访东部企业认为在西南设立分销中心的目的是占领西南市场,另有33.4%的企业希望该分销中心成为辐射西南地区的配货中心、库存中转中心;同时,13.5%的东部企业认为设立分销中心的目的是同时具有设计、研发、市场拓展的职能。

    对于抢占区域市场的意义,在此次发布会上,作为通过区域专业市场平台成功孵化自主服装品牌的代表,广州双鸿贸易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庄树福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早在10多年前,庄树福就做起了服装批发生意。以庄树福的经商资历,已称得上服装商贸流通领域的元老人物了。2005年前后,随着服装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内市场格局的调整,庄树福经历了从品牌批发商向自有品牌的转型。

    一开始,借助白马服装市场的平台,庄树福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自有零售终端品牌“度邦丹尼”的市场占有率上,主要采用加盟、省代的模式运作,但由于流通成本的不断提升,“度邦丹尼”品牌利润的增长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经过2008年的调整后,庄树福开始以各大区域服装专业市场为划分标准,设立以地区市场为目标的区域分公司。很快,“度邦丹尼”进入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地区市场,在此基础上,庄树福的“度邦丹尼”进一步打出了品牌知名度,从而完全走上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实际上,近几年来,随着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服装行业发展已开始由科技创新、品牌创新向流通模式创新方面不断转变,庄树福打造“度邦丹尼”的做法就是品牌与渠道市场创新的典型。夏令敏指出,在中国服装流通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专业市场可以为自主品牌孵化创造出更多的机遇。

流通渠道仍需完善

    在西南地区市场空间大、开发度高的前提下,国内大中型服装品牌企业把西南市场作为西部基地的战略将推动当地流通渠道的不断完善和快速发展。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二三线城市的专业市场异军突起,使得商贸流通也表现出了新的发展活力。

    此次发布的《报告》明确提出,随着二三线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未来几年内,这些地区将形成一个城市化高峰时期,在客观上需要规模较大、且业态水平较高的新市场。就目前的情况看,西南地区二三线城市、县乡农村市场是纺织品服装消费的重要力量,但规模较小、业态水平低、产品种类不够丰富。因此,西南地区二三线城市、农村市场应建立畅通的流通渠道。

    就西南地区的产品特色而言,流通模式需进行一定的创新。西南地区当地特色优质产品走外销的原因比较复杂,除了企业本身经营定位与销售策略之外,也与西南地区缺乏有效的产品销售渠道有关。如果能在专业市场内专门设立本地特色纺织服装产品的流通渠道,不仅能有效增加企业的销售渠道,还能帮助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

    另外,若要在西部建立大型的物流商贸渠道,市场经营管理水平是吸引东部企业入驻过程中最为看重的因素。目前,东西部专业市场的发展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市场数量、经营理念、服务功能等方面,西南地区的市场管理方需重视品牌培育和对经营商户的产业服务,积聚产业优势,扩大市场影响力,促进渠道拓展。

(纺织服装周刊)(E07)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